[Fedora 18]ADSL的設定_指令方式



  安裝標準的gnome桌面版後,第一件事就是處理使用最頻繁的網路。因為Linux下的軟體都是透過repository來更新,因此若是沒有網路的話差不多就廢了大半了。

 

  在這裡原本是可以透過內建的網路GUI工具來進行設定的,但Fedora 18預設的Gnome桌面和以前的實在差別太大了,用起來不甚習慣呀!所以找不到在那設定,因此還是使用最原始的terminal模式來設定,linux最大的好處就是不論界面再怎麼改,指令的用法是不太會改的。


  以下是命令模式下ADSL連線的設定方法



# sudo pppoe-setup



輸入確認密碼後會看到






Welcome to the PPPoE client setup. First, I will run some checks on
your system to make sure the PPPoE client is installed properly...


The following DSL config was found on your system:


Device: Name:
ppp0 DSLppp0


Please enter the device if you want to configure the present DSL config
(default ppp0) or enter 'n' if you want to create a new one:




 按下Enter使用預設的ppp0當做名稱就可以,如果有想要改名字的可在此做變更


接下來


 




LOGIN NAME


Enter your Login Name (default :xxxxxxx)




輸入連線的帳號:例如  xxxxxxx@hinet.net





INTERFACE


Enter the Ethernet interface connected to the PPPoE modem
For Solaris, this is likely to be something like /dev/hme0.
For Linux, it will be ethX, where 'X' is a number.
(default em1):



這裡要選擇使用的網路卡界面,如果沒意外的話(就是在安裝的過程中你沒改過網路卡的名字或是根本沒有網路卡),按Enter使用預設值就可以了。





Do you want the link to come up on demand, or stay up continuously?
If you want it to come up on demand, enter the idle time in seconds
after which the link should be dropped. If you want the link to
stay up permanently, enter 'no' (two letters, lower-case.)
NOTE: Demand-activated links do not interact well with dynamic IP
addresses. You may have some problems with demand-activated links.
Enter the demand value (default yes):




這一步也是按ENTER使用預設跳過就可以了。


 




DNS


Please enter the IP address of your ISP's primary DNS server.


If your ISP claims that 'the server will provide dynamic DNS addresses',
enter 'server' (all lower-case) here.
If you just press enter, I will assume you know what you are
doing and not modify your DNS setup.
Enter the DNS information here:




這裡要輸入DNS,我是同時輸入HINET和Google的DNS,所以分別是168.95.1.1和8.8.8.8 兩組


 




PASSWORD


Please enter your Password:




這一步驟要輸入ADSL連線的密碼


 


 




USERCTRL


Please enter 'yes' (three letters, lower-case.) if you want to allow


normal user to start or stop DSL connection (default yes):



如果這個連線要讓其他使用者也能使用的話,在這裡輸入yes,如果只打算讓有root權限的人能控制連線的話就輸入no

 


 




The firewall choices are:


0 - NONE: This script will not set any firewall rules. You are responsible
for ensuring the security of your machine. You are STRONGLY
recommended to use some kind of firewall rules.
1 - STANDALONE: Appropriate for a basic stand-alone web-surfing workstation
2 - MASQUERADE: Appropriate for a machine acting as an Internet gateway
for a LAN




這裡是問firewall的設定,最好不要選0,因為0是什麼都不設,一般使用選1就可以了。



接著會問是不是要在一開機就連線,視個人需要填寫就可以了。


最後會確認是否要存檔,記得要輸入y,否則剛剛輸入的就白打,會要重來一次。


個完成後,使用以下指令可以連線。

# sudo ifup ppp0       <= 這裡的ppp0就是第一步設定的名稱,如果第一步不是用預設ppp0的朋友,記得這裡也要跟著改哦!



正常的話,稍等幾秒就可以用網路連上線了。


 


斷線的指令是


# sudo ifdown ppp0


或是在右上角的網路小圖中也可以直接操作連線和斷線


 


如果已經裝好的系統中沒有pppoe-setup,可以在安裝光碟中的目錄下找到該套件


/Packages/r/rp-pppoe-3.10-13.fc18.x86_64.rpm


把他裝起來就好了。


 


補上:


 Fedora 18中GUI的ADSL設定方式


 


相關文章


[FC8]Linux使用pppoe連線ADSL的設定


 





f-spot升級後無法開啟之前匯入的照片問題

在linux環境下的照片管理上,本身是f-spot的愛好者,前陣子把f-spot的最新版本編譯出來後(一口氣從0.4升到0.8),發現使用新版本的f-spot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開啟f-spot之後無法開啟之前舊版本匯入的照片。只要一點開舊版本匯入的照片時就會crash掉,f-spot自己就整個關掉了。


昨天抽時間看了錯誤訊息主要看到的錯誤訊息是

“Unhandled ExceptionGLib.GException: Value for PNG text chunk Thumb::URI cannot be converted to ISO-8859-1 encoding.”

到官網的論壇看了一些其他使用者的說明後發現,舊版本的f-spot在存照片路徑是用iso-9501編碼的,而新版本是用UTF8編碼的。舉個例子來說,如果你的照片存放路徑是 /home/mich/photo/假日出遊,舊版本在資料庫中存放的記錄就是 files:///home/mich/photo/假日出遊 ,而新版本存放的卻是 files:///home/mich/photo/%E5%81%87%E6%97%A5%E5%87%BA%E9%81%8A 


也就是這個差別導致了新版本開不了舊版本的照片,所以根本的解決方法就是把資料庫中的路徑資料轉換成UTF8編號。這個解決方法在官網上有人指出了要修正那一個Table的欄位,也因此省下了追查的時間。


在要開始修改之前請務將資料庫檔案備份一份,萬一改壞或玩掛了才能回復。

在gnome的環境下f-spot的資料庫檔案是在 "~/.config/f-spot"資料夾下的photos.db,因為f-spot是用sqlite來做資料庫,所以直接用sqlite3 photos.db開啟即可以開始對資料庫進行操作。

找出table photos和table photo_versions中的base_uri欄位中有中文的欄位做修正即可。sql的語法如下:


update photos set base_uri = replace(base_uri,'file:///home/kkion/photo/台北兒童樂園員山分園/','file:///home/kkion/photo/%E5%8F%B0%E5%8C%97%E5%85%92%E7%AB%A5%E6%A8%82%E5%9C%92/');


update photo_versions set base_uri = replace(base_uri,'file:///home/kkion/photo/台北兒童樂園員山分園/','file:///home/kkion/photo/%E5%8F%B0%E5%8C%97%E5%85%92%E7%AB%A5%E6%A8%82%E5%9C%92/');


不過以我的例子,照片上萬張,路徑幾千個,是無法一個個下指令的,所以是另外寫個小工具把資料全撈出來改好後再存回去的。在試改的過程中發現似乎符號是不變的,例如上述中的冒號和斜線都沒有變更為UTF8編碼,而 ` 符號也不需轉換,目錄名稱中的空白要改為%20而不是 +    ,都是要特別注意的規則。


其實若是在匯入照片時是按照f-spot本身的規則來存照片根本不會有這個問題,主要是我大都仍把資料夾名稱用中文命名才造成的。


所以自己造業還是得自己收尾,把經驗和各位分享,若有其他f-spot的愛好者也有同樣的問題,可以少走一些冤枉路。


因為工具在f-spot命名規則還不確定(其實是懶得去看source code)的情況下,做好的工具也就不便分享,若是有朋友需要可以來信,但使用上風險極高而且沒有任何保證的哦!呵。。。。




[android]好用的PDF電子書閱讀程式

    用手機來看pdf檔電子書,最大的好處是方便,但最大的不便卻是畫面太小和沒有一個好用的閱讀程式。雖然官方版本的adobe pdf reader也還堪用,但卻比較適合適看文件,而不是電子書。


    因為看書時總少不了會要劃線和註記,最重要的是記錄上一次看到那裡,可以在每一次要閱讀時接著上次的進度繼續讀。這個功能看似簡單,卻很重要,有用過的人應該很明瞭。


  Repligo viewer 就是這樣的一樣東西,上述提到的功能都有,而且開啟的速度還蠻快的。他可以讓你在pdf中劃線註記,也可以手繪圖形,留下只有你自己才看得懂的符號。


  而且速度感也相當不錯,在我的Desire HD中翻頁相當流暢,很滿意呀!不過似乎因為是付費軟體,在台灣的Market中好像搜尋不到。想用的人就得想法子翻牆了。


Android手機基本的防盜自救

      在下使用Android已有一段時日了,因口袋因素禁不起常換手機且愛機難尋。所以對於掉手機這問題就比較在意注重,因此有在關心這類軟體,感謝 Android的開放平台以致app百花齊放。防盜類的軟體也漸漸多了,本來這些資訊是自己和幾個朋友分享,沒想到近日居然聽到好友的手機掉了,且沒有任 何自救措施,只能報警後乾著急,等著換手機實在不勝唏噓!因此決定寫下來和大家分享,雖然不是一定能找回,但希望在遇到時能多一分找回手機的機會。若有朋 友有更好的建議,歡迎提出來給大家,功德無量呀!
    預防偷"切"的軟體:
    當你出門在外時,是否會習慣性的將手機放在桌上或不是隨身攜帶,這類軟體提供一個警鈴功能。一旦上鎖之後,只要被移動且沒有在指定時間內解除鎖定,手機將會發出警告聲。當然前提是你的手機要有偵測晃動的功能。
    被偷後的協尋軟體:
    既然是協尋軟體,自然是發生不幸後才發揮作用。例如透過網路通報手機現在的GPS座標,透過網路進行拍照並把照片上傳,讓你有機會看到對方的臉。透過網路控制手機進行鎖定、警報和刪除資料等…各種搜證行動。
    但這裡有一個問題,腦袋轉得快的朋友應該有注意到一個問題。就是以上的動作都是透過網路,那撿到的人都不上網怎麼辦?………答案: 涼拌。

     其實還是有方法的,就是透過簡訊系統。這個方法不管什麼系統都是有用的,台灣的手機還沒有那個會把自己設定成不能發簡訊的,所以可以透過簡訊系統。有些協 尋軟體可以讓你透過收簡訊來控制手機做些特定的行為,例如:利用簡訊系統將手機現在的GPS位置傳出來,或是當SIM卡被換掉時會把新卡的電話傳到原先指 定的手機中,甚至有些可以利用簡訊將手機中的資料全部刪除,但相對的使用簡訊系統發揮作用的軟體在收集資料上就有比較大的限制,只能提供文字類型的資訊和 較為簡單的功能,所以各位朋友請視其需要自行選擇,若要裝多套也行,但需考慮佔用資源。有些甚至可以用在Notebook且還能跨平台使用。

     以下將列出軟體名稱和官網或網友的介紹及教學,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若有使用上的問題歡迎留言討論,在下目前使用的是F-secure Free Anti-Theft for Mobile。同時也有關注其他



Prey Anti-thift
官網

F-secure Free Anti-Theft for Mobile
官網


lookup Mobile Security
官網
防盜軟件奏效,手機竊賊被抓包


Android 電話防盜警報

介紹


NetQin Antivirus for Android,免費掃毒兼防盜
介紹

[F12]在Linux下將JPG轉成PDF

  很簡單的一個功能,就是將幾個JPG檔轉換成PDF檔。花了我快一個小時,就是找不到一個合用的工具。或許有人會想到,直接用列印的方式轉成PDF檔就好了呀。但這樣轉出來的PDF有個缺點,就是會留頁邊且做出來的PDF頁面就像是圖檔印在A4紙上的感覺。


  但我要的是整個PDF頁面完整就是一張張的圖檔大小,不留邊。結果最後才發現原來工具就在自己電腦裡,早就裝好了,居然不知道有這功能。答案就是 ImageMagicK ,這套超強的指令模式的圖形編輯工具。只要把要轉PDF檔的JPG檔放在同一個目錄下,然後在那個目錄下執行以下指令即可。



# convert *.jpg ok.pdf


一個含蓋所有JPG檔的PDF檔就完成,就是這麼簡單。



特此留下感嘆的筆記!!!


[F12]java的中文顯示[JDK篇]

之前提過JAVA
JRE的中文如果顯示出來變成方框的解決方法,可是如果遇到是JDK的話怎麼處理呢?自從裝了JDK後就遇到這問題了,但一直賴皮不想去解決這個問題,遇到會有中文顯示的JAVA程式都是直接導出給JRE來執行。今天總算是下定決心要來處理這個問題!其實跟JRE的解決方式是一樣的,只是要處理的路徑不大
相同而己。JDK在執行是使用了JDK自帶的JRE,所以只要找到JDK自帶的JRE路徑後,再找出可以套用在unicode的字型後就跟JRE是一樣
的。以下把步驟列出來。

一般JDK會裝在/usr/java/jdk1.x.x_xx目錄中,而JDK自帶的JRE就在/usr/java/jdk1.x.x_xx/jre目錄中。
以我目前Fedora 12的系統中是己經沒有uming.ttf這個檔案,但還有uming.ttc這個檔案,就存在於/usr/share/fonts/cjkuni-uming/目錄中

1. mkdir /usr/java/jdk1.x.x_xx/jre/lib/fonts/fallback
2. ln -s /usr/share/fonts/cjkuni-uming/uming.ttc /usr/java/jdk1.x.x_xx/jre/lib/fonts/fallback
3. cd /usr/java/jdk1.x.x_xx/jre/lib/fonts/fallback; mkfontscale, 會出現一個名稱為"fonts.scale"的檔案
4. 將fonts.scale的內容複製一份到/usr/java/jdk1.x.x_xx/jre/lib/fonts/fonts.dir的最後
這樣透過JDK執行的中文就可以正常顯示了。

其實最近用到的JAVA軟體偏多了,實在懶得一個個改,乾脆一勞永逸把JDK的中文也一併處理掉,順便記下來,免得又忘了。發現自己查自己部落格的次數還真的有點多。。。。。這算不算老了呀!!??


[F12]kchmviewer的中文亂碼

今天在某個論壇裡看到一篇很實用的短文,解決了我很久的疑惑。就是為什麼我的kchmviewer都到了5.2版在看中文時常還會遇到亂碼,不管用什麼字型和編碼都試不出來。原來只是在設定中某個設定設成KDE用的就好了,在此記錄下來,以免日後又遇上了卻忘了。

在kchmviewer中的“settiings”選單中的 “Appication Settings...”

再選擇“版本指定設置頁面”

再選“基於KHTMLPart的組件”後按確定後,再重開就好了。。。。酷。。。。
總算可以很正常的看 chm 檔了。

KchmViewer版本:5.2
OS:Fedora 12


==========================================


補充:後來發現,左邊的導覽視窗裡還是有亂碼,只有內容頁面正常了,唉...繼續浮沈了...chm呀...真是個好用又惹人厭的小東西...


Docker SIGILL: illegal instruction 問題除錯記錄

Docker SIGILL: illegal instruction 問題除錯記錄 最近在一台平常執行得好好的伺服器上,遇到一個讓人頭痛的 Docker 問題。 原本 Portainer 和其他容器都可以正常運行,但在系統突然當機後,所有容器在啟動時都出現以下錯誤訊息: d...